
前列腺动脉栓塞术:一位高龄患者的“微创”新生
病例背景:
77岁的陈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,近两年来一直被“尿不出来”的烦恼困扰。起初只是夜尿增多,后来发展到排尿费力、尿线变细,甚至经常尿不尽。他曾被诊断为**良性前列腺增生(BPH)伴下尿路梗阻**,口服药物(坦索罗辛+非那雄胺)治疗1年,但症状改善不明显。更糟糕的是,陈爷爷还患有严重的冠心病,冠状动脉三支病变,心功能评估为III级,无法耐受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(TURP)。
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曙光
面对陈爷爷的困境,泌尿外科与介入科团队经过多学科会诊,决定采用**前列腺动脉栓塞术(PAE)**。这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,通过栓塞前列腺的供血动脉,使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缺血萎缩,从而缓解尿路梗阻症状。对于高龄、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PA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。
手术纪实:毫米级精度的“断粮”行动**
术前准备:
心脏科团队优化抗心绞痛治疗方案,确保手术期间心功能稳定;
盆腔CTA三维重建,精确定位前列腺动脉及其分支。
手术过程:
1.动脉穿刺与超选:
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,置入5F导管鞘;
使用微导管超选至双侧前列腺动脉,造影确认无异常交通支。
2.栓塞治疗:
采用300-50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前列腺动脉主干及分支;
栓塞终点:血流明显减缓,前列腺实质染色消失。
3.术后处理:
拔除导管鞘,压迫止血;
术后24小时心电监护,预防心血管事件。
术后效果:
第1天:拔除导尿管,自主排尿顺畅;
第7天: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(IPSS)从术前的28分降至15分;
第30天: 超声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35%,残余尿量从术前的350ml降至50ml;
第90天:夜尿次数从术前的5-6次减少至1-2次,生活质量显著改善。
康复建议:
1.排尿训练:
定时排尿(每2-3小时一次),避免膀胱过度充盈;
凯格尔运动(每日3组,每组15次),增强盆底肌力量。
2.生活方式调整:
限制晚间饮水量(睡前2小时不超过200ml);
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戒烟限酒。
3.心血管维护:
每日监测血压、心率,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(阿司匹林);
低强度有氧运动(如太极拳),每周≥150分钟。
4.长期随访:
每3个月复查前列腺超声+残余尿量测定;
每年评估IPSS评分,必要时复查盆腔CTA。
医学启示:PAE改写BPH治疗格局
本病例印证了《2023中国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》的核心观点:对于高龄、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BPH患者,**前列腺动脉栓塞术**具有以下优势:
微创安全:局麻下完成,无需全身麻醉,对心肺功能影响小;
疗效确切:前列腺体积缩小30%-40%,症状改善率>80%;
并发症少:无尿失禁、性功能障碍等传统手术风险。
随着栓塞材料的升级(如载药微球)和技术的优化(如超选择性栓塞),PAE正在成为BPH治疗的重要选择,为更多高危患者带来福音。